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关彩晴

晨会、查房、再开会、布置教学任务......一个上午短短数小时,却被胡新俊塞了几乎属于一天的工作和任务量。

“这都不算啥,现在好多了,我们最忙的时候,吃饭、喝水、睡觉都需要挤时间。”作为洛阳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办公室主任兼临床实验中心主任,“永远冲在第一线”,早已成为胡新俊的座右铭。


【资料图】

【】只要有需要,随时随地能找到他

“一天24小时只要我们需要,随时都能找到胡主任。”提到胡新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护士长耿晓平脱口而出四个字:效率很高。

在耿晓平的印象中,2022年后半年,胡新俊便吃住在医院,坚持每天查房,听取医护人员的反馈和建议,对收治的每名患者病情尽可能地了然于胸。

而当洛阳市医疗应急救治中心启用后,恨不得一天变成48小时的胡新俊,又主动担起接听接诊、咨询电话的工作,“一天24小时不停有电话打进来,最多时接打电话能有四五百个。”

除此之外,整个传染病医院的日常工作,也需要胡新俊来沟通协调和安排。

“那段时间,他要实在太困,就靠着凳子眯个几分钟,一有电话进来就会被惊醒,醒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最多也就是能休息两个小时。”耿晓平说。

对于连轴转这样一个工作常态,胡新俊则说,“少睡一会儿、少吃一口,就会挤出更多时间来救治患者。”

事实上,那段时间不少医护也病倒了,“但大家恢复好后就继续顶上,前赴后继,每个人都像是‘战士’,那段时光是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胡新俊说。

【】患者康复出院,这是他最喜欢看到的场景

抗疫,胡新俊是个老兵。从参加河南省援沪医疗队,到赴商丘、驻马店等地支援,再到2022年在外支援长达7个多月时间,这几年,胡新俊一直奔跑在“疫”线。

记得2020年年初疫情发生后,胡新俊第一时间进入洛阳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区,连续两天一夜没合眼。就这样在隔离病区工作42天后,他们团队顺利完成了将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的目标。

而让胡新俊感到最欣慰的,是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患有基础疾病的108岁新冠患者。

“就像是一束光,尽管我们每天都很累,但心里感觉暖暖的,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胡新俊说,患者康复出院是他最喜欢看到的场景,也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平凡而伟大”。

【】致敬每一位抗疫的医护人员

“我是一个标准的女儿奴,但疫情三年,我和我爱人对女儿的陪伴很少。”胡新俊的爱人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在疫情防控较忙的时候,他们只有采集核酸时才能偶然遇到。

而同是70多岁,本应安享晚年的胡新俊父母,就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工作。

“孩子现在已经5岁了,外出支援时,女儿哭着给我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回家的画面,至今还记忆犹新,可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还有很多。”胡新俊说。

“永远冲在第一线”,是胡新俊毫不犹豫地选择,这背后,是白衣战士的医者仁心,是大爱无疆的高尚品德,更是不惧艰险、勇挑重担的精神力量,而“胡新俊”们也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医者精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