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从古至今,母亲在家庭分工与生产中始终承担着重要角色,成为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英国经验哲学先驱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早已经关注到父母教养对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强调父母应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法国思想家卢梭尤其重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18世纪和19世纪是英语儿童文学发展之始,文学作品中刻画了许多对儿童道德品格的养成和社会价值规范的传递起到至关作用的母亲形象。英国作家玛利亚·埃奇沃斯(Maria Edgeworth)创作的经典儿童故事《紫色瓶子》(1796),讲述了小女孩罗莎蒙德面临选择时母亲引导的重要性。罗莎蒙德被一只紫色瓶子吸引,打算放弃购买新鞋子的计划。母亲提示女儿紫色瓶子并不是当下所需,劝诫她作出更为实用的选择。但罗莎蒙德一再坚持,母亲没有强迫女儿,而是尊重她的选择,让她最终自己发现其实瓶子毫无用处。女孩穿着破旧的鞋子不仅行动受到限制,也无法跟随父母参加公共活动。在故事结尾,经历了教训的罗莎蒙德接受了母亲务实的理念。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小妇人》(1868)中的母亲拥有诸多优秀品质,如节俭自律、乐于助人、爱国爱家、富有社会责任感等。父亲离家参加南北战争期间,母亲努力工作、照顾家庭、培养子女。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母亲还是引导四姐妹将自己的早餐作为圣诞礼物送给社区贫困家庭,让孩子们从爱与付出中收获快乐。母亲经常与孩子们分享内心世界,引导孩子们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不仅如此,母亲还希望女儿们接受良好教育,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成年后应基于平等关系、以爱为基础组建家庭。母亲的教育理念超越了其所处的时代,仍能在当代读者中引起共鸣。
作为呈现美国西进运动历史的作品,“小木屋”系列(1932-1953)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这段历史的回望。“小木屋”系列中的母亲卡罗琳延续了传统母亲的美德,并被赋予了乐观坚强的品质,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冬天的边疆生活极为恶劣,食物短缺,母亲卡罗琳提前腌制好鹿肉、猪肉,储存奶酪和果酱等食物丰富家人的餐桌。父亲不在家时,母亲也会担负起防止狼群、熊等猛兽侵袭的职责,保护孩子们免受伤害。卡罗琳努力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的口头禅总是那句富有乐观精神的话,“结果好就一切都好”。作为有远见的母亲,卡罗琳以其超前性的观念教育女儿成长为坚强、独立的女性。大女儿玛丽因病双目失明,卡罗琳并未放弃她,坚持送她去盲人学校学习。二女儿劳拉通过勤奋学习取得教师资格证,成为乡村教师。
女性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女性的地位,母亲不再仅仅囿于家庭生活,而是承担起重要的社会功能。在新世纪的儿童文学中,母亲除履行母性职能外,其主体性价值得到承认。她们的力量不仅表现在对家庭的关爱上,更重要的是她们将爱延伸至周围所有孩子身上,甚至成为社会的保护者。在洛伊丝·劳里(Lois Lowry)《记忆传授人》系列第四部作品《儿子》(2012)中,母亲克莱尔为了与亲生儿子见面,不惜用青春与魔鬼做交易。为了不影响儿子的正常生活,克莱尔选择默默守护儿子,不与其相认。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莫莉·韦斯莱张开双臂欢迎哈利·波特加入她的家庭,给予哈利母亲般的呵护和疼爱,部分地弥补了哈利失去母亲的缺憾。莫莉不仅是家庭主妇和监护人,还是一名出色的巫师,面对危险时勇敢战斗。维罗尼卡·罗斯《分歧者》系列(2011—2013)中翠丝的母亲同样令人尊敬,在日常生活中她给予子女无限的关爱,当得知女儿遭遇危险时,她挺身而出解救女儿于危难之中。非但如此,凭借智慧和力量,她最终确保了社会正义的回归。
历史地看,母亲不仅代表着家庭的温暖、爱的源泉和心灵的归宿,也是子女成长路上的导师。家庭发展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家庭和谐是国家进步的落脚点,也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根基,母亲则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纽带。
(作者:刘江,系北京语言大学在站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