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抓紧时间读书    

校园里随处可见读书的身影 

就餐等候时不忘读书


(相关资料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刘慧丽/文 受访者供图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有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

别的学校的自习课是45分钟,这里都是25分钟。别的学校课间都是10分钟,这里要抓紧课前“黄金三分钟”。

别的学校都是室外活动,室内学习,这里处处都是读书身影:排队入校时、跑操整队中、食堂排队时……

小自习大提升

课前“黄金三分钟”、25分钟小自习……这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就是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华初级中学。

学校所有班级的课程表上,每天都有的3个“小自习”非常惹眼。11:35~12:00,17:15~17:40,18:35~19:00,这3个“小自习”被学校师生起了一个名字:“番茄时间”。

和其他学校45分钟一节的自习课不同,这几个“小自习”时长明显“缩水”。为啥要这样设计?

原来,“番茄时间小自习”是学校借鉴了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创立的一种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一个“番茄时间”一般为25分钟,计时开始后,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概就是25分钟,之后就需要休息。

“通过工作和休息的交替循环进行,可以帮助人更有效率、更健康地工作或学习。”龙华初级中学副校长张长周介绍道。

龙华初级中学在这种科学、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加持下,“小自习”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纷纷表示,自习时间变短了,但更不容易分心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反而更长了!

课前有个“黄金三分钟”

除了“小自习”,龙华初级中学的课前预习也特别有特色。对八年级志成班的刘若冰来说,每节课前的3分钟,是让上课更有效率的“锦囊”时间。

学校教师程荃说:“孩子们听到提示铃声会立即回到座位上预习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并将需要的书提前放到课桌上做好上课的准备。”

3分钟时间虽短,却凝聚起了孩子们投入新课的“精气神儿”。课前“黄金三分钟”该如何抓住?怎么预习又会效果好呢?

在程荃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给自己提问题,然后大致找一找在课本当中对应的位置,但是不要刻意去解决它!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解决这些问题是上课的任务,预习时只需要整体地简单了解一下就好。“黄金三分钟”的预习时间,帮助同学们梳理出学习新知识的线索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的学生都是“挤海绵的人”

俗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龙华初级中学的学生就是一群“挤海绵的人”。

你看,天刚蒙蒙亮,排队进校的队伍里,孩子们已经争先恐后地拿出古诗词读本、英语单词书背诵了起来。课间跑操,有几分钟整队时间,孩子们又不约而同地掏出口袋里的知识小条,进行温习。就连饭菜飘香的食堂,孩子们也“不放过”,依旧能在排队时心无旁骛地捧着书看……

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抓紧的小习惯,已经刻入龙华初级中学学生的DNA里。七年级学生薛深月刚开学一个月,她就发现了学校推行的“微习惯”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大改变,“现在我会自己洗衣服了,吃饭不挑食了,有时间概念了,也改掉了懒散的习惯,以前跑操跑不下来,现在能坚持不掉队了……”

这所学校学生的自觉性是天生都很高吗?答案被学校否定了。在学校副校长刘石宏看来,学习好习惯是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他特别注重学生“微习惯”的养成。

提到龙华初级中学随处可见的“微习惯”教育,刘石宏可太有话说了。他说:“微习惯,灵感来源于数学微积分的思想,既然大千世界都可以切分成毫末,那么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养成的,需要一天天、一项项地培养。”

课前3分钟的预习,25分钟的小自习,见缝插针地读书,都是龙华初级中学培育学生的“微习惯”。

“微习惯一旦养成,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会逐渐提升,学习效率的提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刘石宏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