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叶雨婷)在教育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香港、澳门的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在线上发言时均表示,中国历史已成为学校必修课程。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国民教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教育局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的方式,落实国民教育。“从2018/19学年起,把初中中国历史科列为独立必修科;加强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并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通识科,加强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慎思明辨能力,正确理解国家发展、香港定位以及世界大势。”
蔡若莲称,2004年至今,已有约780所香港学校与内地学校缔结成超过2100对“姊妹学校”,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多个层面,进行互访及多元化的活动。“‘学生内地交流计划’亦每年提供10万个交流名额,让中小学生到内地不同省市交流,从多角度体验国家在文化、经济、教育、科学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深化课堂所学。学生参加人次由2012/13学年的两万多人次逐步递增至2018/19学年的7万多。”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表示,在爱国爱澳教育工作上,澳门高校本学年有85%的学士学位课程,已设有宪法和基本法相关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方面,中国历史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更获内地专业出版机构的支持,出版中学《历史》教材,以及中小学的《品德与公民》《中国语文》等教材。其中全套《品德与公民》及初中《历史》教材的使用及参考使用率达100%,高中《历史》教材达95.7%。”龚志明说。
龚志明表示,澳门实现了所有学校升挂国旗,成立学界升旗队,以及新设立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
此外,龚志明表示,澳门与内地缔结的姐妹学校由2011年累计不足40对,增加至2021年累计超过370对,“在教育部的协调下,内地众多优质大学提供名额予澳门学生升读,赴内地升学的高三毕业生由2015/2016学年的16%,上升至2020/2021学年的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9月21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