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郑书好(右)在企业制造工厂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机零部件的合装情况。

王瀚文摄


(资料图)

图②:郑书好在实验室工作。

王 凯摄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开工首日,新能源汽车工程师郑书好早早到岗,对即将量产的新车型进行最后的优化调整,“去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4%,今年两款新车型顺利量产后,预计销量还会创新高。”

回眸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创下又一个“丰收”:全年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出口同比增长1.2倍,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

将观察的周期拉长,过去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成长,连续8年销量居全球第一;相关专利数超3万件,占全球比重达70%,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

拔节声里知丰年。短短数载,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的产业飞跃,这背后离不开一个日渐壮大的新兴职业群体——新能源汽车工程师。身处其中,郑书好满怀憧憬:“用心做好每一次迭代优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潜心突破技术瓶颈

历经上百次软件迭代,助力续航里程再上新台阶

冲压、焊接、涂装……2月10日,步入企业的总装车间,一台台全自动机器人正紧张作业。生产信息屏上,当日计划排产数不断跳动。“尽管有春节假期,但1月份电动汽车交付量保持稳定。”郑书好告诉记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像发动机对于燃油车的重要性一样,电驱系统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关键,可以将之比作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电驱控制器如同新能源汽车的‘中枢神经’,只要算法达到最优,就能驱动电机以最小成本实现更高效运行,让续航里程再上新台阶。”郑书好说。

作为电驱技术的项目经理,郑书好挑起重担,带领团队致力于将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增加到500公里以上,这也是当时的市场痛点之一。

自研电驱核心算法是第一道难关。“完成几十万行代码规模的电驱软件开发,需要极高的团队协作水平,稍不留神就会耽误项目交付进度。”郑书好回忆,对此,团队推动IT部门研发在线项目管理系统,通过加强数字化管理,使得研发交付效率提升近40%。

闯过管理的关隘,还要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续航里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郑书好举例,为提升电能利用效率,公司研发了全新电机,但功效上来了,车主体验感却变差了,不仅低速时车辆会抖动,高速时还会产生噪声。“经过反复验证、七八次改动设计,最终以软件优化达到了抑抖降噪的目标,让驾驶体验更良好。”

前后历时半年,历经上百次迭代,续航里程从500公里成功攀升至510公里。“产品的竞争力在于每一次的极致努力,哪怕只提升1公里,付出的努力也是值得的。”郑书好说,推向市场后,公司的新车型广受好评,2022年在高端纯电市场销量位居前列。

拥抱智能网联新趋势

研制高效智能电驱平台,让新能源汽车变得更“聪明”

新产业,往往饱含新期待。电动化风潮方兴未艾,智能网联的浪潮又滚滚而来。

如何让新能源汽车变得更“聪明”?郑书好团队的答案是:通过电驱软件的在线升级,让电动车进化出更多智慧功能。

“不同于智能座舱、车载娱乐系统等可观可感的智能场景,电驱软件更像是‘幕后英雄’,通过深度学习,让汽车更懂你。”郑书好解释。

让汽车“自我学习”,是一场时度效的综合考验。

“在线升级新功能,要做到快准稳。”郑书好说,研发新功能时可以细细打磨,但对车主而言,一旦上线,就要够快。

更新提速的背后是电驱软件系统在默默显效。“通过搭建一套先进的工具链,实现自动化软件测试,我们的设备可以入夜错峰检测,实现效率翻番,从而及时检出程序故障和功能缺陷,更快实现功能优化。”郑书好介绍,以前上线新功能,客户需要等待两三个月,现在不到一个月就能体验。

植根于日益强劲的电驱软件系统,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生态不断滋长繁茂。“去年底,我们推出的新车型就上线了一系列智能网联新功能,搭载我们研制的第二代高效电驱平台,不仅整体能耗进一步优化,还为车主创造更佳的智能乘车体验。”郑书好充满信心。

登上国际竞争新舞台

不断优化算法,靠竞争力在海外市场拓销路

乘着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东风,快速成长蜕变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有了新目标——加速出海,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竞争!

多款新车型在德国、荷兰等国开启预订,占地近1万平方米的欧洲能源工厂在匈牙利落地,10座换电站在欧洲多国布局上线……拿着厚厚一摞材料,郑书好向记者梳理公司近年来的出海成绩单,从产品走出去、服务走出去到技术走出去,蹄疾步稳、不断开拓市场。

亮丽成绩单的背后是更鲜明的技术底色。

“物美价廉是中国制造的优势,但国产新能源汽车能够在国外大卖,靠的不只是价格,更多是依靠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在郑书好看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驱系统做到全球领先,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锚定技术创新,以定制化生产打开海外销路。“不同国家的驾驶场景和操作习惯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有针对性地优化升级电驱软件。”郑书好举例,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汽车长时间高功率运行,对续航能力提出更高挑战。

“通过不断优化算法,我们实现了以软件控制传感器对电机、轴承等元器件进行温度监控,一旦过温便会自动开启保护装置。”郑书好介绍,优化算法还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能耗,助力新能源汽车打开欧洲市场。

对标国际标准,攻克认证难关,夯实出海基础。“站上全球舞台,不能打无准备之仗。”郑书好告诉记者,不少欧洲国家对汽车电子方面的安全性要求较高,顺利挺进欧洲市场,达到国际标准是必须跨过的门槛。

“历时两年多,经历几十种验证策略,我们终于在第二代电驱平台上实现了安全功能国际认证。”指着一旁的新款车型,郑书好踌躇满志,有了标准护航,新产品定能在海外市场再创佳绩。

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新名片”。数据显示,目前在欧洲,每10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来自中国。

新一年,新的目标。郑书好对投身新能源汽车新赛道更加坚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政策支持强劲、市场需求旺盛,我们正处在一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好时代,作为新能源汽车工程师,我将更加主动投身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洪流,不断加快技术创新,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内容